close

<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 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
悅讀筆記

第一章 阿德勒其人其事

  • 阿德勒:
  1. 與佛洛伊德、榮格齊名的心理學家,在維也納成立世界是第一家兒童諮商中心,傾全力輔導孩童,並且提倡與孩子平等相處的教養法
  2. 直接討論人際關係,而非去談純粹的心理學
  3. 將自己創立的心理學體系稱為個體心理學,因為他認為人是無法分割的整體,不分的˙部分的總合也不等於全體,所以他重視人格的整體觀、重視個體的社會及人際關係,認為脫離人的脈絡就無法充分了解人。

 

  • 岸見一郎:
  1. 日本哲學家,專攻西洋古代哲學(尤其柏拉圖)1989開始研究阿德勒,目前是阿德勒心理學認證心理師、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顧問。
  2. 因為身為大學教授,曾經長達七年接送自己的兒女,在教養上實踐體驗,也將自己所學和阿德勒論述相對照,寫成另外一本不教養的勇氣,書中每一件事都是在教養孩子過程親身實踐過的

 

第二章 勇氣,是人類獲得幸福的根基
     阿德勒心理學的親子教養與教育

  1. 阿德勒視教育為人類最終的救贖,親子教養與教育也因此成了阿德勒心理學的中心思想。

阿德勒心理學的最大特徵,就是對於甚麼是幸福、甚麼是健康,甚至於要怎麼活下去,都有非常明確的想法。如果希望孩子獲得適切的教育,就必須時時思考自己養育孩子的方式最終會讓她們變成甚麼樣的大人,不然可能永遠都只會被眼前的事弄得手忙腳亂。

 

  1. 許久以前,父母及老師都是用權威逼迫孩子乖乖順從,孩子也將這種方式視為理所當然………..不過,阿德勒在七十年前就已經這麼寫了--

逼迫孩子將手放在膝上、靜靜坐著動都不能動的學校,早就不應該存在了。”(<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

 

  1. 親子教養與教育的目標:
  1. 行動上的目標:
  1. 自立
  2. 能與社會和諧生活
  • 為使孩子將來能夠獨立,並且與社會和諧生活à必須培養出能支持她正確行動的信念。

     “信念我們對自己及世界的定義,也可以稱為生活型態”life style(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 這個信念的形成:
  • 時期:45(阿德勒)~10(現代阿德勒心理學)

     b.在各自的體驗中成形(因此父母及老師在與孩子相處時,必須時時檢驗自己的行為是否能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信念,這麼一來,孩子自然就會知道自己甚麼事能做、甚麼事不能做)à身教

     c.在不斷嘗試中形成對自己及世界的信念(通常會去做各種嘗試並遭遇失敗)à容許孩子嘗試與犯錯

 

  • 生活型態(信念)
    a.“都是自己選擇的並不是由外在的因素所決定”`:”生活型態的形成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稱為生活型態的素材,人則會依照這些素材來決定自己的生活型態

b.是可以改變的(要排除性格一詞中所隱含的難以改變之意)

 

 

行動:
自立 &
社會和諧生活

Hexagon: 行動:
自立 &
社會和諧生活
< >協助行動的心理目標:我是有能力的人人都是我的夥伴我是有能力的:只有認識到自己擁有這樣的能力(“我們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解決自己的人生問題”),才有辦法建立起自信心。人人都是我的夥伴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與夥伴相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夥伴就是母親
  a.母親必須努力將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擴展至身邊所有人,不能只滿足於孩子與自己獨自建立的關係即使孩子與母親的關係不好,這件事也不會造成致命的影響,只要之後與父親親件但如果跟父親也不好,就與朋友們建立融洽的關係即可。(阿德勒心理學的另一個特色) 

 

< >只有愛是不夠的。 

 

< >目的論:行為目的引起他人注意、挑起權力鬥爭不斷在過去或外在尋找原因,到最後其實甚麼也無法改變。

 

< >因為目的並不在過去,而是在未來。(孩子們虛張聲勢、張牙舞爪,好像用這樣簡單粗暴的方法,就能獲得成功及優越感)並不是因為缺乏關愛,而是她們的勇氣遭到挫敗了。 

 

< >如何因應孩子的不當行為不懲罰,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無視問題行為,轉而關注適當的行為
如果問題行為的目的是為了引起注意(連責罵這種關注都沒有了)不稱讚,別讓孩子依賴父母的肯定關注稱讚稱讚是有能者對無能者的評價、是由上而下給予對方的判斷及評估在被稱讚的期間,孩子或許會認為父母是自己的夥伴,但她也會害怕,一但沒有造就父母期望的理想結果,父母馬上就會拋棄自己。因此只要一失敗,她就會認為自己是沒有能力的。 

 

< >遭到挫敗的勇氣1. 缺乏甘於平凡的勇氣
剛開始總是想要變得特別優秀,一旦不成功,就只能變得特別糟糕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快獲得成功及優越感

 

< >追求卓越與自卑感是人類共有的心理現象;優越情結(希望自己比別人優秀的虛偽優越感,是為了掩蓋自卑情結而產生的)和自卑情結,則是病態的產物: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必須比別人優秀,她不是打從心底覺得自己很糟,就是雖然不到那種程度,卻覺得自己不能甘於平凡。當一個人無法甘於平凡,就只能讓自己變得特別不適變得特別好,就是變得特別差。3. 你現在就很好了,不需要變得特別

 

 

< >如何讓孩子重獲勇氣:
只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擁有達成課題的能力,她們就能重新獲得勇氣。用鼓勵取代稱讚,只要共享喜悅、表達感謝--謝謝我很高興幫了大忙別有居心的鼓勵不能稱之為鼓勵,鼓勵應該是表達自己現在的心情,不應該還期待下一次(à不應當有強化特定行為的目的)肯定孩子的存在,就是最好的鼓勵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不是她做了甚麼事,而是她的存在就已足夠讓我們快樂。我們必須把自以為是的理想從腦袋中剃除,只關注眼前的孩子。不是將孩子與自己想像中的理想形象做比較,而是關注孩子活生生就在眼前這個事實。只要孩子活著,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種喜悅,所以不管發生甚麼事都是加分。課題的分離 在解決問題之前,先確定這是誰的課題取決辦法:思考誰要承擔起最終的責任or 最後要由誰來承受決定所造成的結果不能承擔別人的課題,也不能讓別人解決自己的課題別人沒有開口求援,就不能自以為別人需要幫助,隨便插手或干涉別人的課題(否則孩子很難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才能升級成共同課題+得到大家同意,雙方或者複數的當事願意一起解決問題課題分離後,如果還是接到了求援的訊息,就要盡可能的協助對方孩子無法處理or可能出現危險的後果時,父母要挺身而出只要從旁守護,不要過度干涉: 

 

 

第三章 擁有更理想的人際關係橫向連結與健康的人格

< >競爭的縱向關係 VS. 協力的橫向關係競爭的縱向關係:上對下、有能為無能的判斷、評估VS.下的競爭關係中,只要不想屈居下方就得往上爬;只要有競爭就有輸贏。只要陷入競爭,所有人都會掉進無間地獄。協力的橫向關係:人無優劣,只是責任和目標不同無須炫耀或證明自己,不需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在對等存在中,人們才能互相協助與鼓勵。(未把對方當作對等存在、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而來的協助會變成多管閒事的干涉)吉哈認為:我們全都走在一個平面上,沒有優劣之分,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出發點、道路及目標,大家都照著自己想要的方式,或快或慢地朝著目標前進。全體人類向前邁進的過程稱為進化,代表人類是向進,不是向爬,或快或慢都是自己的選擇,不存在優劣關係。 

 

< >幸福的三個要件接納自我--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
你的父母、師長時常告訴你要得到某種成就,要像你的叔叔或祖父一樣成功。而教育的意義是要幫助你從孩提時代開始就不要去模仿任何人,永遠都做你自己。--"<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Think on These Things>  Jiddu Krishnamurti "重要的不是你有些甚麼,而是如何運用你所擁有的東西" --<精神官能症問題> Alfred Adler

 


"我們不需要改變自己,只要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就好,或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自己的亮點。"--<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 岸見一郎

 

< >信賴他人--這個世界並不危險  
"如果一個人總是將身邊的人視為敵人,認為他們一有機會就要陷害自己,就算他再怎麼喜歡自己,也不可能擁有健康的生活型態,而且也很難幸福。因為他敵視別人,認為自己身處敵國中心,隨時都可能有危險。--<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貢獻他人--懂得付出、給予回饋  
"有些孩子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他們認為外界充滿艱困,其他人全是自己的敵人;有些孩子則從小被教育"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就行。這樣的孩子沒有意願與他人的人生和諧共處,他們太過擔心自己的處境,以至於沒有餘力去關注別人的遭遇。但這個社會不是只有自己、還有我們的夥伴,對阿德勒來說,如何認同自己的夥伴,是最根本的問題。
"如果在付出的時候,認為只有特別的事才稱得上"貢獻",很多時候"貢獻"就會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但"貢獻"的意義並非如此,就算沒有實質可見的事蹟、就算現在沒有發揮助益,也要覺得自己是有用處的,自己的存在本身對他人就是一種貢獻,自己所做的事與人類全體都有連繫,也能產生影響。"
"
至於對待孩子,阿德勒認為,父母不應該代替孩子做他們做得到的事。如果父母搶走孩子們的工作,就等於奪走了讓它們相信自己有所貢獻、具備能力的機會。孩子們只有靠自己親手完成一件事,才能獲得自信。"--<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 岸見一郎
"如果一個老人認為自己不再被需要了,他不是變成一個對孩子百依百順的好好父母,就是變成一天到晚碎碎念的挑剔父母。" 

 

第四章 只有自己能夠決定自己-阿德勒心理學的基礎源起

< >目的論概念在希臘哲學中已被探討過:柏拉圖:真正原因”—充分條件、次要原因”—必要條件亞里斯多德:四因說以一座雕像的誕生為例物質因material cause :青銅、大理石、黏土之存在 動力因efficient cause :要來從事雕塑的雕塑家之存在形式因formal cause :創作時的參考目標,人、東西、某種想創作的形象目的因final cause(即前項之真正原因”) 雕塑家創作的慾望(樂趣、或想賺錢)原因”(EX.”為何孩子會有某種行為)=柏拉圖之真正原因=亞里斯多德目的因 

 

< >寵壞孩子?(真正原因),判斷父母的溺愛對自己有利,雸利用父母的行為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 >行為目的之蘇格拉底:無人自願為惡à無人願做對自己無益的事,誰都想要幸福。(“”=幸福。但每個人追求幸福的手段不同)蘇格拉底:真正重要的不是活著,而是活得好活得好à所以,如果可以區分何為善,
就能 判斷當前正要或將要進行的事情是否有意達成目的(=)
就能 避免被迫去認同做為常識的共同體意識的危險 

 

< > 

 

< >好的”(=”幸福、對自己有益”)的事,無論別人認為那個人有多幸福,如果他實際上是不幸福的,那其他人的意見就一點價值都沒有。Q:當我們不從因果論的角度,而從目的論的立場去看待人生,會對生活方式形成甚麼樣的意義:

 

 

< >人只活在自我定義的世界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立場:沒有人擁有完全相同的經歷,人都是依從自己的關心去了解這世界

 

 

被迫認同某種人造的價值觀,是一種極度危險的情況。因為共通感也可能完全是錯誤的。
例如你的看法完全是個人的”(=私人感覺)、你最好和大家有相同的想法比較好”(=共通感)或是你的行為很不像甚麼

 

< >每個人私自的感受,沒有對錯之分有用的鼓勵,要存在於對方構築的現實中自問:現在我說的話給予人加鼓勵了嗎?對方的反應來確認每個場合該說甚麼話才能鼓勵她人。

 

 

< >自卑情結:阿德勒有時會用自卑情結來代表強烈的自卑感。如果我們經常在日生活的溝通中使用"因為A(或沒有A),所以不能B”這樣的句子,就代表我們有自卑情結。被當成做不到B的原因,但A不具備支配人的力量,而是身為整體的我,選擇以A當成做不到B的藉口。自卑情結是--存在於心中的現象

 

--人際關係中的溝通模式

--“人生的謊言,用來逃避人生課題的藉口(欺瞞她人也欺瞞自己)

 

既然生而為人,就沒有除了現在的生存方式,沒有其他生存方式這種事;既然生而為人,就永遠都有其他的生存方式。
--Viktor Emil Frankl奧地利神經學家(和阿德勒一起工作過)

 

< >人在所有情境中都有選擇的可能性關於親子教育,我們不能認為孩子沒有改善的餘地,即使在最糟的狀態下,我們還是可以找到接觸孩子的方法,也必須找到。將某件事當成自己無法面對人生課題的原因,(但只要有心,就不怕找不到原因"),像這樣將某件事當成原因、並藉此解釋自己的現況、甚至是站在決定論成立基點的因果論立場,還有可能進行教育及治療嗎?阿德勒論創傷後遺症:心靈創傷不一定非得是心靈創傷不可,所有的經驗本身都不是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我們不必因為經驗受到打擊,因為我們不是由經驗所決定,而是由我們給予經驗意義,最後來決定自己。恩此,如果我們將某個經驗視為創傷,她就只能是創傷。如果某個經驗帶給人的影響完全相同,而人也不能選擇除了那種生存方式以外的作法,我們就根本不可能藉由教育及治療的引導來改變人們的生存方式了。(由此可知,決定論就是阿德勒所說的自卑情結)

 

`.

< >個人的主體性:個人的解釋和運用,才是決定性的關鍵 

 

< >相同環境中長大的兩個孩子也不會完全一樣,出生順序確實有很大的影響,但如何解釋這個環境才是決定孩子成長的關鍵力量。 

 

< >明知某種行為A對自己有益卻不去做,並不是因為我們知道A對自己有益卻不做,而是我們判斷另一種行為B在那個時間點對自己才是有益的。明明知道卻做不到,事實上並非做不到(cannot),而是不想做(will not) 

 

< >從選擇某個行為的那一刻開始,那項選擇的責任就落在當事人身上。即是可能出錯,也只有承認選擇的自由,才有可能打開教育及治療的道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nes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